據
R780地質管檢測員檢測,作為突破困境的策略,韓國鋼鐵公司正致力于生產高價的高品質產品和加強顧客營銷兩手抓。
被譽為“產業之米”的鋼鐵價格下跌到還不如生水價格的一半。增設工廠帶來的供給過剩已持續幾年的中國鋼鐵公司,向韓國等海外市場傾銷低價產品,讓韓國鋼鐵產品價格不斷下跌。最基本的鋼鐵制品——冷軋和電氣鋼板材料的熱軋產品最具代表性。韓國熱軋產品價格2008年每噸為99萬韓元(人民幣約5445元),而今年12月為準,每噸降價一半,跌至49萬韓元(人民幣約2695元)。
實際上,金融危機以后,中國國內鋼鐵消費去年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當消費停滯的趨勢變得明顯,中國的鋼鐵公司就通過出口來處理掉剩余的產量。截止今年7月,中國鋼鐵出口量和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達到6158萬噸。很多人預測,按照這一趨勢,今年出口量將超越去年(9400萬噸),至少突破1億噸。
廉價的中國產品泛濫,給外國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打擊。美國排名第二的鋼鐵企業——美國鋼鐵公司,最近1年來股價暴跌差不多70%,去年在北美地區解雇了3000名員工。英國最大、歐洲第二大鋼鐵公司——雷德卡鋼鐵公司,最近也迫于償還債務的壓力而申請停業。
中國也是一樣。繼擁有60年歷史的中國最大鋼鐵廠攀成鋼今年9月破產后,10月中國第二大民營鋼鐵企業海鑫鋼鐵,因無法償還債務而宣布破產。韓國鋼鐵的情況也不容樂觀。進入企業改善工作(WorkOut)程序的東部制鐵以明年初為目標著手開始出售工作。
POSCO為了在中國產的攻勢下保護內需市場,通過低廉的原價設計,生產并銷售應對進口產品的材料。此外,還和客戶公司聯合開發產品,為個別客戶提供特殊化的解決方案,加強“捆綁致使只能使用本公司產品的戰略(loc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