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初至今,鐵礦石市場掀起了一波反彈行情。5月11日,鐵礦石價格大幅反彈之后將提供理想的做空機會,鐵礦石市場基本面遲早會讓價格重新跌回52美元/噸。
2015年,普氏62%鐵礦石指數從71.75美元(1月初)一路跌至47.5美元(4月6日),跌幅達34%;隨后又展開反彈至63美元(5月13日)。
同時,鐵礦石期貨1509主力合約也從4月中旬展開一波強勢反彈,反彈15%,鐵礦石一掃此前頹勢。是何因素推動這輪礦石現期貨的反彈?是觸底反彈,底部確認?還是技術反彈,有補漲需要?反彈格局是延續,還是暫時
4月末,必和必拓宣布推遲澳大利亞一些港口工程,擬建的旨在解決黑德蘭港瓶頸的6億美元的項目將被推遲,這意味著必和必拓到2017年中期達到2.9億噸/年的產量目標將要落空。
同時,淡水河谷在連續三季虧損之后的重大策略調整中表示,將更加注重改善利潤率,稱未來兩年可能削減成本高的礦山產量,多達3000萬噸,試圖在價格重挫之際恢復利潤率。
但是,5月7日,力拓卻宣布將繼續開足馬力生產鐵礦石。這一計劃與其競爭對手必和必拓及巴西淡水河谷近期宣布的小幅減產計劃背道而馳。
其實,逆勢擴產,擠出高成本礦,是三大礦先前一直堅持的。即使在2014年礦價經歷腰斬、暴跌,三大礦都沒有絲毫松口,并且不斷的對外聲稱:自己的成本低,并且將是全世界最后存活下來的少許礦山之一。甚至前段時間有FMG呼吁同業對手限制產量而遭到批評。可進入2015年,礦價觸及40區間,其中兩大礦表示推遲或削減未來產能,逆勢擴產的想法開始動搖了。
從現貨市場來看,進入5月份后,進口礦資源的到貨情況始終不佳,從預計到港量及港口庫存量數據就可以看出現貨資源的減少狀況。截至5月11日,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數量8622萬噸,較上周統計減少498萬噸,港口庫存水平已進入近幾年低點。另一方面,受天氣影響,澳大利亞港口鐵礦石發貨量也在減少,全球最大鐵礦石出口港——澳洲黑德蘭港4月的鐵礦石出口量比3月減少4%。
在持續底部盤整后,鐵礦石期貨迎來漲停,鐵礦石現貨市場持續趨漲勢頭,整體報價不斷走高,鐵礦石普氏指數已漲至63美元,基本站穩60美元關口。因此,超跌后的技術反彈是推動價格上漲的另一主要因素。市場已在底部,基本處于“借勢”上調的狀態。
鐵礦石現貨從40區間重返60區間。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從2014年至今導致鐵礦石價格大跌的結構性狀況并未改變,供給依然大于需求。礦價的這輪反彈是絕地反擊嗎?從此能走出一波上揚嗎?恐怕目前還沒有那么大的力度能夠從此扭轉。47.5美元顯然不是底部,因為供求格局未變,預期的供給減少只是帶給鐵礦石市場一段時間的炒作空間,短期內并不能影響現貨市場的供需格局,所以礦市最終仍舊要回歸熊市。
并且,要維持漲勢,需有大量高成本產能關閉。必和必拓稱其西澳大利亞項目成本將削減21%至每噸16美元,低于力拓(目前力拓成本是每噸17美元)。
因此,對于三大礦來說,未來仍舊伴隨兩個激烈的競爭:第一,與全球其他高成本礦山競爭,最終擠出這部分產能;第二,三大礦竟相提升技術,提升效率,他們之間互相競爭,因為誰能把成本做到最低,誰就能擁有市場,活的久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