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澳大利亞整體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下降到2.4%,作為基礎通脹率指標的截尾均值通脹率也降至2.7%。但分析人士認為,澳儲行今年4月降息的可能性較小,下次降息可能會在今年5月。
澳儲行今年2月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4.1%,這是澳儲行在2020年11月之后首次降息。當時發布的貨幣政策聲明顯示,澳儲行有信心讓結尾均值通脹率持續向2%-3%這一目標區間的中點位置2.5%移動,但是仍對去通脹前景持謹慎態度,并將繼續依靠數據和不斷變化的風險評估來指導其貨幣政策決定。
西太平洋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露西?埃利斯26日表示,2月澳大利亞整體CPI指標基本符合預期,截尾均值通脹率則小幅下降至2.7%,表明一季度截尾均值通脹率也有望達到2.7%。值得欣慰的是,粘性更強的住房相關價格和金融服務價格的漲幅繼續下降。而澳政府25日發布的新財年預算案中又延長了能源補貼措施,這有利于克制通脹反彈。
同時,2月澳大利亞勞動力市場情況喜憂參半,就業率和勞動參與率均有所下降,人口增長放緩幅度也超出預期,表明勞動力需求和供應都低于預期。此外,美國挑起的貿易戰盡管對澳大利亞經濟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令人擔憂。
埃利斯表示,綜合以上考慮,再加上澳儲行董事會在2月關于“對未來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仍持謹慎態度”的表態相當強硬,她認為澳儲行應不會在4月再次降息。埃利斯說,如果澳儲行4月再次降息,就會損害其信譽。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阿德萊德?廷布雷爾則認為,2月通脹下降主要是受到政府能源補貼措施的影響,實際并不能完全展現澳儲行去通脹效果。她表示,澳大利亞電價繼1月環比上漲8.9%后于2月下降2.5%,這是讓2月通脹低于預期的關鍵。但澳儲行可能會忽略2月整體通脹的微弱下降,并可能會認為結尾均值通脹數據只能顯示出該國去通脹的進展不大。
另外,廷布雷爾表示,新財年預算案中的能源補貼措施如果落實,將在今年下半年對通脹施加小幅下行壓力。預算案中的藥品補貼對CPI的影響微乎其微,而減稅措施雖有助于改善澳家庭財務狀況,但整體影響不大,并且如能落實也要到2026年下半年才會生效。
她的言下之意是,澳政府新財年預算案并不能很快緩解澳社會與家庭因通脹而承受的生活成本壓力,澳儲行仍未成功解決通脹問題。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全球經濟與市場研究團隊表示,2月CPI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的通脹正在繼續放緩,澳大利亞的去通脹工作取得了進一步進展。該團隊預測,今年一季度澳大利亞環比的截尾均值通脹率將達到0.6%,低于澳儲行預期。但這些數據并不足以讓澳儲行決定在4月降息。
目前,分析人士對于澳儲行未來的降息安排看法不盡相同,但很多人認為下次降息將是在5月。
埃利斯表示,澳儲行今年可能會再降息三次,將基準利率降至3.35%,而且下次降息會是在5月。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全球經濟與市場研究團隊也表示,新發布的2月通脹數據讓該團隊對5月澳儲行降息的可能性更具信心。
金融服務公司AMP經濟學家My Bui則表示,澳儲行需要“越來越注意”全球貿易戰對澳大利亞經濟的負面影響,因此會在美國發布全面的關稅評估報告,以及澳統計局發布完整的季度通脹數據后的5月再采取降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