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R780地質管檢測員檢測,當市場還在關注3000點支撐有效性的時候,1月13日的滬指已經跌破3000點的整數關口,并最終報收于2949.6點,這一舉動實際上意味著滬指3000點大關已基本守不住了。
然而,縱觀最近一段時期的股市表現,確實是相當糟糕。其中,截至1月13日收盤,2016年年內滬指已經大跌了589.58點,跌幅高達16.66%。深證成指年內下跌了2686.07點,期間跌幅達到了21.21%,并最終失守了10000點的整數關口。至于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其年內的跌幅也分別達到了21.34%和24.11%。
進入2016年,僅僅經歷了8個交易日的時間,股市就出現了如此巨大的下跌幅度,確實讓市場投資者感到了意外。
不過,回顧這8個交易日的市場走勢,卻是充滿了戲劇性。
其中,在今年1月1日起,中國A股正式啟動中國版的熔斷機制。然而,在今年的1月4日,也就是中國版熔斷機制啟動的首個交易日,熔斷并沒有發揮出其穩定市場的影響,反而還起到了助跌股市的沖擊。
回顧最近一周的時間,在熔斷機制的影響之下,滬深300指數分別在今年1月4日以及1月7日觸碰到7%的熔斷閥值,并實現了提前收市的目的。其中,在1月7日,中國A股僅僅交易了不到15分鐘的時間,就觸碰了7%的熔斷閥值。至此,受其影響,在當天晚間,三大交易所正式宣布自今年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試圖起到穩定市場的目的。
不過,遺憾的是,在股市熔斷得以暫停之后,中國A股的股災風波并未因此得到了遏制。然而,在熔斷暫停之后的幾個交易日內,中國A股卻繼續延續之前的非理性下跌走勢,且滬指在短短8個交易日的時間內錄得了超過16%的階段性跌幅。
本來,從市場的整體估值狀況來看,3000點下方基本屬于相對安全的投資區域。但是,對處于3000點下方的市場來說,還隨時容易觸發融資盤、配資盤的踩踏風險,并輕易引發部分存在強平風險的股票出現瞬間非理性殺跌的走勢。
與此同時,對于前期股權質押的潛在風險,也將會隨時觸發。其中,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截至本周二收盤,兩市有382家股票的股權質押跌破了理論警戒線,涉及質押市值5499.04億元。此外,還有211家股票的股權質押跌破了理論平倉線,涉及質押市值2880.78億元。
在實際操作中,雖然證券公司的股票質押業務會有相對完善的風控體系,且其整體風控能力基本可控。但是,面對市場的非理性急跌行情,股票質押的潛在風險還是不可輕易忽視。
不過,換一種角度去思考,滬指3000點下方,其再度下跌的空間或許已經不會太大了。對此,在滬指3000點之下,股市再度出現持續非理性急跌的走勢,又是否意味著今年年初就已把市場的風險釋放干凈,而后給2016年剩下的交易時間帶來更多的想象預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