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物價數據即將公布,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幅預計在2.8%左右。據
無錫地質管檢測員表示,從綜合影響CPI運行多個因素看,物價上漲壓力總體可控,全年CPI漲幅可控制在3%以內。
豬肉、鮮菜價格上漲是CPI漲幅連續上行的主要因素。從商務部公布的食用農產品(4.900,0.00,0.00%)價格監測數據看,7月前三周,除水果價格小幅回落,豬肉和鮮菜價格維持上漲,非食品價格方面變化不大。結合CPI環比歷史季節性表現,機構普遍預計,7月CPI環比上漲0.4%左右,同比上漲2.8%左右。
綜合多重因素來看,物價整體上漲壓力可控,CPI增速中樞將下移。據
無錫地質管檢測員指出,首先,食品價格方面,隨著豬肉、蔬菜、水果等供應增加,食品價格漲幅將回落。
一是豬肉價格將保持平穩。目前多個省份已出臺相關政策或召開會議,強調發展生豬生產,保證豬肉供給,緩解市場價格波動。生豬養殖企業正積極補欄,市場供應充足會減緩價格漲勢。此外,各地豬肉收儲在加快開展,豬肉進口在增加,疊加牛羊肉、雞肉等替代品供應豐富,豬肉價格上漲將放緩。
二是蔬菜、水果價格將進一步回落。前期水果、蔬菜價格上漲主要與天氣因素有關。隨著天氣因素影響逐漸弱化,水果、蔬菜供應量將增加,漲勢難以為繼。
其次,非食品價格方面,非食品類CPI同比增速可能延續上半年小幅回落態勢。國際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回落,輸入性通脹壓力減小。服務類價格漲幅收窄將拉動CPI下行。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居住三大服務類價格同比漲幅將持續收窄。
再者,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向CPI傳導壓力明顯減輕。PPI已連續三個月下行,有機構預計,7月PPI可能同比下降0.2%左右。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已不再依靠粗放式投資拉動,投資增速將繼續在低位徘徊。消費需求穩中趨緩,消費品價格上漲缺乏動力。
據
無錫地質管檢測員指出,另外,貨幣流動性抬升物價的可能性低。今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流動性抬升物價的可能性低。
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是宏觀政策重要著力點。相關部門已多次強調將繼續加強市場監測,保障水果、蔬菜、肉蛋產品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由此預計,全年CPI漲幅保持在3%以內概率較大,不會帶來通脹壓力,而這也為宏觀政策調控留足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