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在香港發行600億元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本次發行規模超過了過去單次發行規模最大值,無疑釋放了堅決維護匯率穩定的重要政策信號。
中國人民銀行9日宣布,將于15日在香港招標發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量為人民幣6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介紹,第一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6個月(182天),為固定利率附息債券,到期還本付息,發行量為人民幣600億元,起息日為2025年1月17日,到期日為2025年7月18日,到期日遇節假日順延。
第一期中央銀行票據面值為人民幣100元,采用荷蘭式招標方式發行,招標標的為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發布的消息顯示,此次將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債券投標平臺招標發行。在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可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收益率曲線。
在市場人士看來,發行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可以收緊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有助于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傳遞出穩匯率的積極信號。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加大離岸高等級人民幣債券供給,有助于滿足境外投資者對優質資產的需求。發行離岸央行票據有助于調節離岸市場流動性,進而對離岸外匯市場供需構成影響。在特定時點,中國人民銀行通過發行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也是在與市場溝通、釋放政策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頻繁發聲,并在多個場合明確了政策立場和目標。
首先,在2025年的工作會議上,人民銀行重申了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決心,并強調將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這表明央行將繼續致力于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防止出現劇烈波動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接著,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4年第四季度例會上,進一步提出了增強外匯市場的韌性和穩定市場預期的重要性。會議指出,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央行將加強市場管理,對于任何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置,以避免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并自我強化,從而有效防范匯率超調風險。同時,央行堅持讓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的原則不變。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盡管面臨短期波動,但支撐人民幣匯率的基本面因素依然穩固,預計2025年內人民幣匯率有條件維持基本穩定,并且會呈現出雙向浮動的特點。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特別提到,內部支持因素如央行堅定的穩匯率政策以及中美利差對人民幣匯率影響有限等,都為人民幣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也表達了信心,他相信憑借以往積累的豐富調控經驗,相關部門有能力達成匯率維穩的目標。